解析六大行半年报:贷款增量创新高 资产质量总体向好
2022年上半年六大行业绩情况 ◎马慜 记者 张琼斯 六大行2022年半年报出炉。解析数据显示,大行上半年,半年报贷工行、款增农行、量创中行、新高向好建行、资产质量总体交行、解析分别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715.06亿元、大行1289.45亿元、半年报贷1199.24亿元、款增1616.42亿元、量创440.40亿元、新高向好471.14亿元,资产质量总体分别同比增长4.9%、解析5.5%、6.3%、5.4%、4.8%、14.9%。此外,多家大行上半年信贷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。 国有大行管理层以“山路崎岖”“爬坡过坎”来形容银行经营面临的形势。展望下半年,他们表示,预计银行业绩将平稳增长,有信心应对各种挑战和不确定性,并将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。 主动应对息差下行趋势 从收入看,上半年,工行、农行、中行、建行、交行、邮储银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872.70亿元、3871.96亿元、3132.54亿元、4359.70亿元、1433.86亿元、1734.61亿元,分别同比增长4.2%、5.9%、3.4%、4.7%、7.1%、10.0%。 上半年,大行利息净收入均同比增长,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同比变化出现分化。上半年,邮储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实现56.44%的同比高增长,建行、交行、中行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则同比下滑。 从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——净息差看,上半年,工行、农行、建行、交行、邮储银行净息差分别为2.03%、2.02%、2.09%、1.53%、2.27%,同比分别下降0.09个、0.10个、0.04个、0.02个、0.10个百分点;中行净息差为1.76%,与去年同期持平。 农行称,净息差下降,主要是因为落实国家让利政策,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,以及受市场环境影响付息负债的付息率上升。农行副行长林立预计,农行下半年净息差还将承压,但边际降幅将有所收窄,将维持稳中略降的趋势,未来会重点从总量、结构和定价三个方面稳定息差。 “上半年实现了2.27%的净息差,在国有大行中保持较高的水平。”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表示,为保持息差稳定,邮储银行将加强调整信贷结构,推进负债成本下降,通过加大财富管理的考核力度,提高活期存款的占比,继续压降中长期存款规模和利率。 多家大行新增贷款创新高 上半年,大行普遍加大信贷投放力度,工行、中行新增境内人民币贷款,以及农行、邮储银行新增贷款创历史新高。 信贷资源主要投向制造业、绿色发展、普惠金融、乡村振兴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,金融服务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。 报告期内,工行制造业贷款增量为去年同期的3.5倍;农行县域贷款余额突破6.9万亿元,增量、余额占比均创10年来新高;建行科技贷款规模突破1万亿元;中行、交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分别同比增长67%和72%;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1.72万亿元,约占客户贷款总额的25%,占比居国有大行前列。 人民银行此前明确,主要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大型银行要充分发挥带头和支柱作用,保持贷款总量增长的稳定性。下一阶段,国有大型银行如何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,重点投向哪些领域? 工行行长廖林表示,下一阶段的信贷投放要实现总量同比增加、结构继续优化、重点更加突出的目标。对制造业、科创企业、绿色贷款保持领先优势,推动普惠金融增量扩面,对于重大基础设施专班统筹、提级服务,加快释放大项目稳盘压秤效应,对房地产领域坚持“房住不炒”定位,“一城一策”优化房地产金融服务,积极支持地方政府保交楼、稳民生,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。 农行董事长谷澍表示,7月和8月的信贷投放量均超过去年同期,预计9月至12月还会延续信贷同比多增的态势。接下来贷款将投向五大领域:主动对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,加大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信贷投放;进一步提高“三农”县域贷款占比;持续提升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质效;强化制造业、科创企业等重点领域金融服务;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信贷需求。 风险抵补能力增强 总体来看,上半年,大行资产质量稳健,风险抵补能力增强,多数大行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,拨备覆盖率小幅上行。 截至报告期末,工行、农行、中行、建行、交行、邮储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.41%、1.41%、1.34%、1.40%、1.46%、0.83%。除中行、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较年初小幅上行0.01个百分点外,其他大行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行。 展望下一阶段风险形势,工行副行长王景武表示,一些行业和客户经营比较困难,涉及信贷资产质量面临压力和挑战。“有信心保持工行资产质量稳定。”王景武表示,这一方面得益于经济运行总体平稳,韧劲和增长潜力巨大,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;另一方面得益于工行通过提升风险管理能力,持续实施风险消化,主动夯实资产质量,增厚对未来风险的缓冲垫。 关于房地产贷款风险,多家大行表示风险总体可控。农行透露,该行前瞻性全面开展“保交楼”情况排查,存在“保交楼”风险的楼盘有1112个,涉及逾期按揭贷款余额12.3亿元,占全行按揭贷款余额的0.023%。该行已及时采取措施,多方协同推进风险化解和住房消费者权益保障。
- 最近发表
-
- 刚刚,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重磅发布!日均报告2.22万例,如何应对?权威回应→
- 交易员上调对美国通胀的押注 但仍对美联储抱有信任
- Netflix在超30国下调订阅价格,涵盖东南亚、非洲与伊朗等中东多国
- 开年以来机构投资者调研上市公司近2.4万次 创业板公司占比约38%
- 因禽流感暴发和通胀高企,英国陷入“鸡蛋荒”,“一上货架就被抢光”
- Counterpoint:欧洲手机市场 2022 年出货量 1.76 亿台,创下自 2012 年来最低水平
- 小摩CEO:未见“衰退剧本” 但FED有点失去对通胀的控制
- 三家疫苗上市公司2022年业绩下滑
- 国家卫健委:要全链条、全要素的加强防控处置能力建设,扩充重症救治资源
- 供需失衡内斗严重 谁来为涨价的种鸭买单
- 随机阅读
-
- 国是金融改革智库首席专家刘胜军:推进金融改革要注重整体改革 要找准突破口和爆破点
- 永安研究:铁矿石基本面向好 下游利润决定上限
- G7宣布:今年再给乌克兰390亿美元财政支援!乌议会通过倡议:对全俄银行进行50年制裁
- 德国1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.7%
- 应急管理部等四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推进社会应急力量健康发展
- 私有化期间因股权收购款惹官司 世纪互联流动性吃紧引关注
- 四季度业绩变脸,省外扩张遭商誉减值,银座股份被迫关店“瘦身”
- 上田八木货币经纪公司总裁安刚:企业是经济当中最活跃的因素
- 陈锡文: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
- 广发策略戴康谈港股:千金难买牛回头
- 普华永道:2023年并购市场将逐步回暖
- 易宝支付杨赫:去年底通州区紧急调拨抗原送到企业,我们感受到了温暖
- 江苏银行回应未进入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机构名单:已完成测试,近期更新该行名单
- 2月24日汇市观潮:欧元、英镑和日元技术分析
- 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:会与中国客户研究布局类ChatGPT算力模式
- 证券时报:新能源车企要勇于创新 打破价格战“魔咒”
-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:将营造更加优质的开放环境 健全更加安全的开放体系
- 中科院院士、北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彤:数字孪生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提供有力工具
- 又一家跑了?华慧新能源IPO现场检查,会计差错更正,第一轮问询未回复就上市终止!
- 人民大会堂新版国徽模型入藏清华大学
- 搜索
-